★★中国葫芦丝网★★-葫芦丝门户网站

厦门市万年青艺术俱乐部

时间:2013-10-06 21:52来源:少数民族乐器网 作者:老马 点击:
厦门市万年青艺术俱乐部是由许世力老师创办的义务为离退休老同志,为青少年公益培训葫芦丝、陶笛等民族乐器的教学平台。 2004 年初,许老师率先在厦门开展葫芦丝教学。 2005 年帮助厦门市青少年宫筹建并开展葫芦丝专业的教学培训。 2006 年开办专为离退休老同志义务教学的葫芦丝

 


 
 
厦门市万年青艺术俱乐部是由许世力老师创办的义务为离退休老同志,为青少年公益培训葫芦丝、陶笛等民族乐器的教学平台。


   2004年初,许老师率先在厦门开展葫芦丝教学。2005年帮助厦门市青少年宫筹建并开展葫芦丝专业的教学培训。2006年开办专为离退休老同志义务教学的葫芦丝班,将老年,青年和少儿六个不同班级组成俱乐部。2008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专业委员会林烨教授为俱乐部命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于天佑教授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赵良山教授亲临为“万年青艺术俱乐部”揭牌。俱乐部每年接纳老少学员百多名,到2013年夏季已有超千名老少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年纪最小的陈麒安三3周岁,最年长的谷光84周岁。老人接受义务教学,青少儿按政府拨款公益培训机构标准收费,仅相当培训市场价的1/3。青少儿学员从零开始,经过基础、初级、中级、高级四个学期学习,48节课越一年半时间,95%可通过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学会组织的十级考试。


   2012年我俱乐部有52名学员通过八级和十级考试。201368名学员通过八级、十级考试。俱乐部组织参加四届北京葫芦丝巴乌邀请赛。2006年首届,高敏中获得儿童二组银奖,叶琦获少年一组铜奖,谢燕舒获少年三组铜奖;2007年第二届。姚思妍荣获儿童二组金奖;2009年第三届,蔡毅威、陈丽安、高镇冰分别获儿童二组、儿童三组、少年一组金奖;林钰芸、高启智、郑宪分别获儿童二组、儿童三组和老年组银奖。2012年第四届,杨凯旭、陈树铖分别获儿童二组、儿童三组金奖;尹威、郑伊尧、李倩琳分别获儿童三组和少年一组银奖。


  为了推广葫芦丝,俱乐部先后推荐14名青老年优秀学员参加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考级指导老师培训并考取证书的有葛承双、郑宪、叶晓青、向煜、刘端宜、李莉、陈少卿、洪淑静、李元章、郭淑清、闫京黎、吴在国、潘广生、陈月卿、他们现在都以各种方式在推广葫芦丝。俱乐部坚持以培养人才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公益培养方向,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报刊,电视时常采访报导,也得到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的关心和支持。学会和专业委员会考级领导专门为俱乐部题词赠送给万年青艺术俱乐部的朋友们。领导的关怀和鼓励将永远激励万年青艺术俱乐部把公益办学服务社会、培养人才、推广民乐踏踏实实的坚持下去。


  俱乐部常年活动地点在厦门市湖里区东渡路66101室(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二部老年活动室)联系电话:18950060871,0592-8881122.

 


(责任编辑:老马)
顶一下
(11)
68.8%
踩一下
(5)
31.2%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游客不能评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