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船》一首红色叙事题材作品,用江西于都民间小调为音乐素材,描写了1934年中央红军8.6万人集结在于都河,开始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用葫芦丝音乐讴歌赣南革命老区全力支持革命的精神。
于都河(即贡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流深湍,除少数渡口插上河标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设浮桥渡河。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援红军,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避免国民党的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一到傍晚,有组织的群众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送门板木材,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公里的河面上架设了5座浮桥和布设众多摆渡和涉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