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葫芦丝网★★-葫芦丝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葫芦丝教学 > 葫芦丝论道 >

葫芦丝教案《欢乐的泼水节》

时间:2010-07-28 23:51来源:葫芦丝专业论坛 作者:吴小敏(laobi51) 点击:
葫芦丝独奏《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吴小敏 葫芦丝独奏曲《欢乐的泼水节》是《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其中第九级(最高一级)的13首曲目之一。(《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与葫芦丝、巴乌专家委员会编写并于2005年1月由

葫芦丝独奏《欢乐的泼水节》教案

吴小敏

葫芦丝独奏曲《欢乐的泼水节》是《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其中第九级(最高一级)的13首曲目之一。(《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民族乐器演奏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与葫芦丝、巴乌专家委员会编写并于2005年1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

《欢乐的泼水节》是一首有着较高难度的曲目,需要演奏者对乐曲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具备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演奏好。

一、乐曲解释

1、        作曲家简介

《欢乐的泼水节》是由周成龙、张祖豫共同创作的葫芦丝经典曲目。

国家一级作曲家周成龙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民族管弦乐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上海民族管弦乐团副团长,创作了《江恋》、《西双版纳的晚霞》等500多首风格鲜明的乐曲,是音乐界非常活跃的多产作曲家。

张祖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已经辞世),1941年出生于云南昆明,曾任云南歌舞团团长。张祖豫1960年进入云南艺术学院学习,后成为云南省歌舞团独奏演员。由于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熟悉当地人民的习俗,张祖豫创作了不少民族气息浓郁的曲目,代表作有《彝族欢唱幸福歌》、《欢乐的巴乌》、《景颇山的黎明》等。1967年张祖豫腿患骨瘤之后留下残疾,很少登台演奏,但他坚持研究葫芦丝、巴乌音乐的创作与乐器的改良并有所成就。

2、乐曲内容

《欢乐的泼水节》描绘了云南傣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欢度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象表现了欢乐的节日气氛,歌颂了社会主义祖国各民族蒸蒸日上的新生活。

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节日期间,人们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群众性的泼水活动热闹非凡,人们用铜钵、脸盆等器皿盛水,涌上大街小巷,嬉闹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泼洒的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所以人们忘情地泼,只见水花盛开彩虹飘舞,男女老少个个全身湿透,到处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除了泼水,还有歌舞,人们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的节奏翩翩起舞,如醉如狂,通宵达旦。夜色降临,村村寨寨燃放高升,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更加美丽、神秘。

3、        曲式结构

《欢乐的泼水节》的曲式结构为带引子的四部曲式,选

用D调小葫芦丝(也有专家用F调大葫芦丝)演奏,2/4、4/4、3/4拍子。乐曲由引子——热情的小快板——舒展轻快的中板——柔美抒情的慢板——欢乐跳跃的高潮(尾声)组成,音乐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乐段与乐段之间的联系、过渡自然而紧密,形成了一幅幅少数民族“过大年”的五彩缤纷的画面,有着强烈的音乐感染力。

4、        风格特点

    这首乐曲运用了大量的具有傣族音乐特点的打音、倚音和滑音技巧,加上象脚鼓与芒锣的参与,使得《欢乐的泼水节》由始至终洋溢着浓郁的傣族风格。

5、        演奏技巧

⑴吹奏引子打开附管,气息要控制适度,不宜太“亮”,倚音要求自然流畅。要把山寨晨曦的宁静、悠远的意境表现出来,逐渐拉开节日的帷幕。

⑵乐曲第一部分(小快板)表现了人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涌上街头,开始了泼水节欢乐的一天。吹奏这一部分也打开附管,要求舌头、手指富有弹性。重点处理好第26小节的滑音、第30、31小节舌头与手指的配合。

⑶乐曲第二部分(中板)刻画了男女老少轻歌曼舞、俏皮嬉闹的场景。吹奏这一段也打开附管,强弱适中(把强音留给高潮)。第43小节至第70小节要求舒展轻缓,为第71小节开始的轻快部分作铺垫。轻快部分与一般的双吐不同,每组16分音符的前面两个音上有连线,后面的两个音才需要双吐。第87小节至91小节为3/4拍子,注意强调重音。

⑷乐曲第三部分(慢板)关闭附管。这一乐段委婉柔美,抒发了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感情。这一段运用了打音、虚指震音、滑音等技巧,在吹奏中需要注意连音的处理,把握好换气点,力求音乐形象甜美、深情。

⑸乐曲第四部分(欢乐跳跃的快板)是全曲的高潮,这一段将泼水节盛大的欢乐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部分打开附管吹奏。第131小节至149小节是乐曲第一部分小快板的再现,但是要比第一部分演奏得更加热烈、紧凑。150小节至165小节的连音后双吐也要更加欢快。182小节至185小节要发音清晰、一气呵成。乐曲最后一句要极其热烈地强奏。

二、教学方法

⑴首先让学生欣赏名家演奏的示范曲,激发学生对乐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用心体会演奏家完美的演奏技巧。(0.5课时)

    ⑵向学生讲解乐曲的内容、风格特点、曲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乐曲所要表现的内涵、意境。(0.5课时)

⑶老师现场示范演奏并分段进行吹奏技巧分析。(1课时)

⑷安排学生读谱、吹奏,针对学生读谱、吹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1课时)

⑸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续强化打音、滑音、吐音、虚指震音等基本功训练。(3课时)

⑹挑选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现场演奏(清吹),交流心得。重点辅导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1课时)

⑺指导学生学习合伴奏音乐演奏、欣赏名家示范曲。(2课时)

⑻指导学生模拟正式舞台演奏,强调演出前的准备与演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课时)

⑼再次欣赏名家演奏示范,找差距,讲评、总结。(1课时)

三、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⑴吹奏《欢乐的泼水节》需要演奏者具有比较扎实的葫芦丝基本功,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重视基本功的训练,重点是正确的呼吸、气息的运用与连音后双吐。

⑵《欢乐的泼水节》对恰到好处地运用强弱、快慢的对比要求比较高,指导学生练习时要强调良好的“乐感”,准确理解乐曲刻意表现的音乐形象与意境,把握节奏,快板不可“抢”,慢板不宜“拖”。
(责任编辑:老马)

顶一下
(23)
76.7%
踩一下
(7)
23.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游客不能评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