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我从鲁西来到多彩的云南边陲小城梁河。
梁河所属德宏洲,这里山路崎岖,层林尽染、泉水叮咚、竹叶沙沙,还时而可见一棵棵腰围十几米粗的百年古树---高山榕。树王枝繁叶茂、遮天盖地、盘根交错,像一部沉甸甸的史书记录着山里人的喜怒哀乐。抬头望去,顿时给你一种极其复杂的思绪……
之前,我曾听说过大山深处古老而神秘的户撒,也耳闻过户撒区聚居着一个人口极少的阿昌族,当走进大山,则像梦一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只想把这里的一切一切,一幕一幕都摄入眼底,深深地珍藏起来,偎依在高山榕的身旁,默默回味……
阿昌人居住的寨子,一幅原生态的景象,房屋造型别具古朴,多见黑黝黝的瓦房和零落的竹楼,在阿昌人家里,偏房内都有一个好大的灶台,放着一口大铁锅,摆放着鲜绿的野菜、白米和悬挂着的大块火烤肉。这里几乎看不到现代化的影子,但阿昌人的幸福指数绝对至高。
当你刚刚收回张望的眼睛,便又会听到铁锤敲打的声音,噢!那是刀匠传出的富有节奏的交响,还有咚咚咚、当当当的象脚鼓、铓锣震撼之声,时而穿击你的耳朵。
太阳落山了,寨子、坝子安静下来,这时你还会听到悠扬的葫芦丝。户撒—亲亲的户撒;户撒—阿昌人的天堂。
…………
梁河佛塔广场,走来一群阿昌人,高包头、黑饰装,抬锣挎鼓,大刀闪闪,手持树枝,结队成龙,疯狂地跳呀、扭呀、唱呀,一些外地人好奇的跟在后面,用极不协调的舞姿,比比划划表演着,没有一点羞涩感。
在内地,我从不会在公共场所跳舞,这次跳了,跳的肯定很出丑,但感觉却非常的良好和愉悦。
我没有巧遇“窝罗节”的良辰吉日,阿昌人说:“火把节、泼水节、窝罗节的舞蹈都是这样的热烈,你看我们,天天都是窝罗节”!
回到金川宾馆,所见所闻,历历在目,象脚鼓、铓锣的节奏“咚咚咚咚呛”在耳边回荡,于是我就创作了这首民族化、大众化的小曲,但愿《户撒·窝罗节》不失阿昌人的真实情感,如能真的如愿,那一定是”佛祖“的恩赐。
写于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