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葫芦丝网★★-葫芦丝门户网站

小议葫芦丝吐连音的区分

时间:2016-07-10 00:23来源:少数民族乐器网 作者:中杰 点击:
最近听到一些朋友谈论,葫芦丝演奏中不知道怎么区分吐连音,这也是部分葫芦丝初学者尤其是自学者的困惑。都吐吧,犹如战鼓催征,铿锵但单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都连吧,犹如和尚念经,先新鲜,再平淡,三瞌睡。片面、极端的方式都不是葫芦丝演奏中可取的,会直接影响演

最近听到一些朋友谈论,葫芦丝演奏中不知道怎么区分吐连音,这也是部分葫芦丝初学者尤其是自学者的困惑。都吐吧,犹如战鼓催征,铿锵但单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都连吧,犹如和尚念经,先新鲜,再平淡,三瞌睡。片面、极端的方式都不是葫芦丝演奏中可取的,会直接影响演奏效果和能力展示,所以说,吐连音的区分及其运用在葫芦丝演奏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不恰当地说,好比美女对你说“讨厌”,同样的两个字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你得根据对象和场合来分析区别。
我们在辅导交流中,特别强调吐连音的区分,对初学者的要求一般是:
1、单音必吐;
2、有连线的只吐音头;
3、连线内部有特别标明的要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这个要求是针对傣乡情哥葫芦丝网校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针对我们的教学用谱来说的,不敢说傣乡情哥老师的谱多么规范,但至少能让人一看就能清楚地区分吐连音。我们的这个教学用谱与其他老师的不冲突、不矛盾。因为吐连音的区分,不单纯要从谱面上去分析,而且要根据各位老师的教学、演奏的方式来区别,正所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不要与其他老师的教学相混淆。
吐连音的区分很重要,这是最基本的演奏方法运用,关系到演奏的动听度、舒适度和对原作的忠诚度,初学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吐音有连吐和断吐(顿吐)的区别,表达欢快的情感时多用断吐,表达欢快、跳跃,要当断则断、短促有力。连音就是音与音之间的连接自如、流畅、圆润、完整不间断,感觉像彩虹一样,不要有棱角,要有舞丝带的感觉。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基本吐连音的处理上都做不好,何谈表演、比赛?
大家知道,各位老师的教学用谱不尽一致,各有特色。王厚臣老师说过:有的谱一条连线都没有。这当然不是授课老师的问题,或许是打谱人、打谱软件的限制,没有在谱面上标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谱面用全吐方式吹奏,肯定不好听,甚至也无法演奏。但即使是用这种谱,授课老师在教学时都会说明,标注了“T”的要吐,没标注的就不吐,所以要注重听课加以理解。
关于同度音的问题,我们的要求是,同度音的后一个音要吐。不管是并列的两个同度本音,还是前本后倚,后一个音要吐。至于要不要断吐,得根据曲子的需要来定,不可千篇一律,老师在讲课时自然都会讲到,按老师讲的做就行。
需要说明的是,学习葫芦丝演奏,最好不要东听一句、西听一句,断章取义,甚至拿甲老师讲的去与乙老师比较,又没能真正领会,自己将自己弄进死胡同,这样会对自己的学习带来误区。各位老师的教学虽然大同小异,但细节之处还是各有特色。最好是慎重择师,从一而学之,待学到一定程度时,再兼收并蓄。对初学者,在择师的问题上,我们不提倡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我曾经请教过一位老师,在葫芦丝演奏中,怎样区分忠于原作与即兴发挥的关系,现归纳分享如下:如果是上课、回课,也或是考试、考级,一定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按原作要求去演奏;如果是表演、娱乐,自然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在肯定原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个性发挥。
个人理解,能力有限,不妥之处,欢迎交流,欢迎砸砖。

                                            中杰
                                      2016年6月13日


(责任编辑:老马)
顶一下
(45)
93.8%
踩一下
(3)
6.2%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游客不能评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