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应对《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
——采访金叶喊娃老师
大家可能不会忘记,在去年刚结束的CCTV器乐大赛上,金叶喊娃老师一路过关斩将,代表咱们葫芦丝人最终杀入了冠军之夜的争霸赛。那段时间的比赛场景至今还令人回味无穷……。赛后,许多丝友们纷纷表示祝贺,并在论坛上讨论今后再遇此类比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这次有幸和喊娃老师相遇在上海。使我得以近距离地欣赏到了她迷人的风采,了解到一些关于比赛的台前幕后的故事,现整理如下。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机缘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走近喊娃,你会发现,她是一位对音乐、对艺术特别有感觉的人,她自幼就生长在云南德宏,受到的都是葫芦丝音乐的熏陶,从小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舞蹈、声乐和葫芦丝。性格活泼外向的她,从来都不放过在人前表演的一切机会,长大后就专门从事艺术工作了。她曾在全国各地都演出过,直到在一场演出中碰到了同是歌手兼会作曲配器的河南三门峡市的帅小伙——南江,之后俩人结缘,她因此留在了三门峡。为了共同喜爱的葫芦丝,她俩先后创办了金葫芦工作室和由喊娃当校长的金葫芦音乐学校,心灵手巧的喊娃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对服装设计很感兴趣,随后又成立了演出服装设计工作室。几年来她和她的学生们参加过国内省内的数届葫芦丝大赛,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还曾带领30多名学生参加过CCTV央视少儿春节晚会及《风车大舞台》等节目的录制,受到广泛好评。在长期不断的艺术和教学实践中,她的演出经验和教学经验都在不断地提高。
谈起去年参加的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非职业组比赛,她的感慨颇多,限于平时太忙,没空上网,有这次机会她也很想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希望能帮到今后的比赛选手。
首先,报名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对于规格这么高,竞争这么激烈的比赛而言,怎么做准备都不为过。
知道吗?喊娃老师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在支持着她,她本人是李春华老师的学生,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他的先生南江老师本身会作曲、会配器、会制作葫芦丝和电声葫芦丝。她的服装也是自己的工作室制作的。
葫芦丝吹得好,这只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起码要事先准备五首曲目(虽然比赛时不一定全都能用上,但也要有备无患,因为最后可能是需要截取其中曲中片断的)。要求是优美、难度较高、能非常熟练地吹奏。同时还要准备好相应的伴奏。报名寄送光盘和前面的预决赛可以采用咱们论坛上质量比较好的MP3伴奏就没问题的。而随着选手逐步晋级,越往后比赛难度越大,伴奏可能就要求临时制作或改制了。
五首曲目配套的服装,也要事先精心准备好,要求:既要符合曲子的民族情调和风格,又要略微地标新立异,争取达到一种与众不同,一出场就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像喊娃老师每场比赛所穿的漂亮演出服都是她自己设计,然后交由她自己的服装工作室制作出来的。
喊娃老师反复提到:专业一定是硬功夫 但是也不能忽略才艺及音乐综合素质……。
平时的积累或者说从小的培养非常重要,要从根本上理解音乐,培养对音乐的感觉,提高对音乐的领悟能力。只有乐感好了,才能够领悟乐曲的意境,进而提高表现能力。这也要靠平时多练习,多参加演出和各种比赛,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行。
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音乐本身就是为了陶冶情操、放松心情,切不可当成压力,心理素质一定要好,比如,喊娃一进CCTV直播间,她马上就兴奋了,心里想:“这是春晚的舞台呀,我梦寐以求的就是能上这个舞台演出呢。太好啦,这个舞台就适合我演,我就应该在这儿为大伙演出。”有这想法的话,你一定会面带微笑、面带自豪感、精神抖擞、落落大方地出场,这时你的气场肯定就足够强大,一上来你就先声夺人喽,千万不能台下吹得很出彩,一上台就脸色苍白腿抽筋,自己先把自己给吓倒啦……。所以说心态好,有助于你在舞台上展示出最佳的一面,而良好的台风会让观众和评委都赏心悦目,起码也能给你增加总体印象分。
三轮筛选赛按乐器种类进行评比,而每一轮选手的比赛内容均要求除专业项目评比之外,还有不限形式的其他才艺(甚至要求必须是跨界才艺)展示,然后评委根据选手表现打分,决定出最后的名次。比如在“冠军之夜”争夺赛时,大赛主办方不允许选手吹现成的曲子,要求是:必须用一支老百姓都耳熟能详的乐曲去改编,喊娃老师之前准备好了《雪莲花开》,但这曲子不是吹葫芦丝的人是不熟悉的。而同样是新疆风格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却是人们都熟悉的。只是这曲子缺少难度,于是就取长补短地把这两支曲子结合起来了。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曲的中间插上了《雪莲花开》的快板部分,并且相应提速,增加了难度,再由她的工作室赶制出了伴奏。比赛时两曲风格统一,过渡自然、毫无破绽,效果当然也就理想啦。
因为是CCTV电视大赛,所以特别注重要有看点,即观赏性。对有的选手而言可能难点就在“不限形式的其他才艺”上了。但喊娃老师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她的专业是声乐,所以才艺展示时的唱歌,对她来说根本不是难题,但是主办方要求每场比赛展示的才艺都不允许雷同,有时还会规定必须要跨界展示。预决赛时,喊娃一曲《赶圩归来啊哩哩》唱得激 情四射,助她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后的比赛中她又展示了一边唱歌一边剪裁裤子的服装设计才能和全家总动员一起吹拉弹唱的才艺。喊娃老师一再强调:比赛不能只把眼睛盯在几支参赛的曲子上面,因为它还要考到你的综合素质,包括你的应变能力、你的心理素质,会的才艺要多些,不要除了吹葫芦丝之外什么都不会。有的选手 吹奏类的本色比赛表现相当出众,但一到才艺展示就不行了,结果一平均,总分就下来啦。这就会很吃亏啦。
既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还要有随机应变的本领,比如一轮比赛要12天时间,第1天就参赛的选手要一直等到12天后所有选手都赛完了,主办方才会告诉大伙下一轮的比赛要求。然后准备时间只间隔了当中短短的一天,马上就会开始下一轮的比赛。而大家也都看到了,喊娃经常是抽签成为第一个上台的演员,由于准备时间有限,所以在整个大赛期间,喊娃老师一直都在北京和三门峡之间飞来飞去的穿梭。她家里的工作室也一点都没闲着地跟着不停地制作伴奏和服装。耗费了不少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呢。她们全家才艺展示的《快乐女孩》节目是在北京的宾馆房间中1-2天内匆匆完成排练的。
CCTV直播前,虽说会事先走台排一下,但这也很考验选手反应的机敏程度,喊娃老师本来已经预先想好了要说什么,比如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葫芦丝,为葫芦丝的振兴做贡献什么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说,所以到直播时就只能改成特别百姓化的说法啦。
最后颁奖晚会的演出中,一般要求是要选手自己提供乐队总谱的,现场由台里的乐队给伴奏。如果你没有制作总谱的能力,那就要花钱请人制作啦。一份总谱价格很不菲的哦。喊娃老师事先准备好了,但最终没用到总谱,因为已经有了多姿多彩的炫丽伴舞,所以还是放了录音伴奏。
最后补充一点:我的所谓“采访”,呵呵,是很业余的哦。人家喊娃老师说得很精彩,可我笔拙哦,只能表示出点皮毛来。不过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葫芦丝人,和喊娃老师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想为咱们葫芦丝的普及、推广、传播、宏扬多出一点力哦,所以只想把准备及参加比赛方方面面的注意事项,尽量告诉大家,让今后想参赛的所有丝友们有据可供参考。此外决无其它目的,所以如果我用词不当,写的有什么不妥的话,大家多包涵哦。千万别因我写得不好而使喊娃老师受到什么攻击哈(当然这是开开玩笑的,嘿嘿),想必丝友们肯定会理解俺们这番苦心吧!呵呵!谢谢大家哦!
2013-3-26
(责任编辑:老马) |